漠河县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版图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万。漠河资源丰富,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所辖旅游景点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漠河资源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旅游、珍稀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全县林地面积16281平方公里,木材总蓄积量1464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柳树、云杉等;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润土、大理石、汞、黄铁、水晶等,其中黄金、煤炭开采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村内有“中国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极”碑、望江楼等旅游景点。每年夏至,县政府都此举办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中俄界河——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胭脂沟”、“古黄金之路”充满历史的神秘,雅克萨古战场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景点众多,随处可见。近年又开通了对俄过境游,为漠河旅游事业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马鹿、驯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梆鸡、野猪、獐、狍子、雪兔等珍禽异兽四百余种。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享誉海内外。这里的绿色植物天然、名贵、无污染,牙格达(红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酿酒和调制纯绿色饮品的最佳原料;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金针菜等遍布群山峻岭,另有名贵草药三百余种。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祖国的最北端。居中苏界河黑龙江之滨,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区域版图位于区九大山系之一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坡,黑龙江上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1度07分至124度20分,北纬52度10分至53度33分。漠河县东与塔河县接壤,西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右旗为邻,南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左旗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呼中区一部分交界,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赤塔、阿穆尔两洲相望。 县城西林吉镇,位于漠河县中部。1970年勘测设计,1971年筹建,1980年初具规模,1981年定为县城,1987年5月7日被特大森林火灾吞噬,经过灾后两年的复建,1990年被地区行署评为大兴安岭地区先进精神文明城镇之一。 清咸丰年间,漠河发现金苗,便有俄国人越江盗采,1885年清政府发觉后,令瑷珲副都统派兵驱逐金匪,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开办漠河金矿,获金甚巨,文明遐迩。一时,近百万名的矿丁涌入沟内,并招来国内外客商,在漠河设铺经商,使漠河形成畸形繁荣之一邑。因漠河地方重要,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曾拟设厅治,因列为缓设之缺,未及实行。办企,共图发展。漠河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已有远古人类聚落。漠河县地处高纬度,受太平洋影响,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依山傍水,植物繁茂,动物繁多,是古人类理想的居住场所。境内发现的老沟和洛古河两处古遗址,是距今1─3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遗迹,两处出土的文物证明,漠河县当时的远古人类处于母系社会阶段,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并形成聚落定居。
巩义泰华机械专业生产气力输灰,气力输灰设备,气力输灰系统,水泥输送,气力输送设备,气力输送设备成套设备或配套设备。气力输灰也称为气力输送泵是采用正压气力输送方式输送粉末状物料,气力输灰适用于电厂粉煤灰、水泥、水泥生料、矿粉等输送,可根据具体地形布置输送管道,实现集中、分散、大高度、长距离输送,输送过程不受气侯条件影响,能确保物料不受潮,利于生产和环境保护。泰华气力输灰设备规格全,输灰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低耗。泰华优质气力输灰设备技术先进,输送粉状物料无扬尘现象,代替了传统粉料输送方式。咨询电话:0371-64368447,网址:www.6436844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