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 地跨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南北相距73.9公里,东西相距71.5公里。县城珠山镇至省会武汉市694公里,北距州府恩施市45公里,东邻鹤峰县100公里,西与咸丰县相距46公里,南至来凤县83公里,是恩施自治州距州府最近的一个县。境内有过境国道一条,即209国道。自椒园镇抱木垭至李家河岩板铺,长98.4公里,途经椒园镇、县城珠山镇、和平乡、高罗乡、少道沟镇和李家河乡,是宣恩物资流通的主通道。宣恩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县境东南部、中部和西北边缘,横旦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峡等地貌。武陵山脉横亘延伸,形成西北边界第一大主峰一羊头山,海拔1605.8米;支脉沿东北,经恩施市石灰窖延伸到本县的长坪、椿木营,形成椿木营高原,构成全县制高点。余脉沿湘鄂边界的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宣恩县城海拔510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7.12%,800米以下低山占27.19%。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15.8℃,无霜期294天,年降水量1491.3毫米,年日照时数1136.2小时。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温不足,年均气温13.7℃,无霜期263天,年降水量1635.3毫米,年日照时数1212.4小时。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年均气温8.9℃,无霜203天,年降水量1867毫米,年日照时数1519.9小时。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共有大小河溪121条,总长度537.6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21条。以中部的龙崩山为分山岭,形成相对独立的南北两大水系四条大河,北部贡水、鸡笼洞河流归清江,南部酉水、头坪河流进沅江,汇入洞庭湖。多年平均降水总量42.01亿立方米,为全国人平水量的2.5倍。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理论蕴藏量为27.0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为20万千瓦以上。到2002年已开发利用3.8万千瓦,分别占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利用量的14.1%和19.0%。动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220属10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一级2种,二级48种,三级58种。两栖、脊椎动物166种,两栖爬行动物33种,鸟类68种,哺乳动物6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三级动物共23种,在植物资源中,用材林树种153种,木本油料经济植物30余种,木本饮料香料经济植物30种,木本药用植物40余种,木本淀粉经济植物30种,木本果类经济植物40种,木本纤维类植物100余种,木本花卉类植物50余种,可供药用的植物共785种。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是本县的传统名产品,“宣恩早”蜜柑曾获全国宽皮柑评比第一名。3100亩的双龙湖水面,山水交映,美不胜收,乘坐游船、游艇环绕一周达50余公里,可观赏到仙人洞、三仙洞、天门洞、鹰潭峡、五窑峡、羊角峡、展翅峡、隔人峡、火烧堡、油茶峡、缤纷崖、跃马崖、莲花池、青龙山、腾龙山、鬼城堡等景点。梨子坪凉风洞也传说真龙曾现身。
泰华气力输送设备是理想的物料输送装置,主要用于粉状物料的低压连续输送,设备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低压输送系统稳定,采用低压空气作动力输送粉状物料,输送成本低。丰伟低压气力输送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输送粉状物料,气力输送效果好,环保卫生。泰华气力输送设备充分利用恩施现有的资源,输送粉状物料,为大部分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输送投资成本,输送效率高,节能低耗,为恩施现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做贡献。咨询电话:0371-64368447,网址:www.64368447.com。